| | |
|
11/09■心境交融——談王乃壯的人物畫
|
|
|
多年不見王乃壯兄。最近讀到他的畫,真有“士別三日”的感慨。
對藝術的追求,總要經歷各種境界,這種種境界,是經過閱歷和修養,參悟得來——“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乃壯的畫,是現代人的畫,有現代人的閱歷、修養—例如傳統和外來繪畫的一切基本功等等。但他又不同于一般時人的畫,這是由于他有自己的入門路數和參悟心得。繪畫這門藝術之所以呈現出五花八門、各顯神通的風格,也...
詳細>>
|
|
|
|
|
|
11/09■王世襄其人其書
|
|
|
我認識王世襄(暢安)兄也是上世紀50年代初由盛家倫介紹的。1957年,由于某種“誤會”,我不能住在西觀音寺了。1958年初,暢安慷慨地讓我搬進芳嘉園他家院子的東屋,“結孟氏之芳鄰”,確是平生一快。論歷代書畫著述和參考書,他比我多。論書畫著述的鉆研,他比我深(他寫有一本《中國畫論研究》)。論探索學問的廣度,他遠勝于我。論刻苦用功,他也在我之上。那時我一般早上五點就起來讀書寫字,但四點多,暢安書...
詳細>>
|
|
|
|
|
|
11/09■《三生花草夢蘇州》摘錄
|
|
|
楊明義是一位善于運用水墨(《石濤畫語錄》)所謂的“氤氳”造成江南水鄉情調的畫家,他少用皴擦,多用渲染。畫面的空濛把人帶入詩的境界,龔定庵÷盦最愛“似水年華似水秋”的蘇州,在楊明義的作品中,充分地表達了這種氣氛。《水鄉小屋》,《晨炊》都是非常可愛的作品。
我國水墨畫技法歷數千年而發展無限,觀明義此冊足證墨法至今仍不斷創新。或謂中國畫至今已無法前進,此說未可信也...
詳細>>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