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鐸
|
李鐸,號青槐,字仕龍,男,漢族,文職將軍,研究館員,全國著名書法家。1930年4月19日生,湖南醴陵市新陽鄉易家渡人。現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館員,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委員、第三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第四屆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理事、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特約教授、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顧問、齊白石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工業大學書畫學會顧問等,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李鐸自幼習書,曾遍臨顏、柳、歐、趙、二王等字帖。后學蘇、黃、米、蔡、王鐸、傅山,旁及鄭板橋、何子貞,上溯秦篆魏碑和漢隸,廣集博采,兼收并蓄,脫舊出新,獨樹一幟。他以魏隸入行,獨創出古拙沉雄、蒼勁挺麗、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暢的書法風格。其作品于平淡樸素中見俊美、于端莊凝重中顯功力,氣度不凡,雅俗共賞,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在當代書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近十幾年來,他的墨寶多次應邀到日本、東南亞國家參展,并流傳到聯合國、歐、美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影響甚大。在國內、其作品常見諸報刊和展出外,還為許多重要博物館收藏,為許多著名風景名勝制匾刻石,供游人欣賞。 1995... |
|
 |
|
黃苗子
|
黃苗子,1913年生于廣東省中山市,小時在香港就讀,喜愛詩畫文藝,八歲習書法,受家庭影響。十二歲從名師鄧爾雅先生學書。其后在上海從事美術漫畫活動,并任上海大眾出版社編輯,1938年以后,在廣州、重慶、上海等地工作及從事文藝活動,1950年后,定居北京。
黃苗子長期活動于文藝,美術,書法界,交游甚廣。所作美術論文及散文詩詞,經常在國內外發表。美術論著有《美術欣賞》、《吳道子事輯》、《八大山人傳》及《八大山人年表》、《畫壇師友錄》、《藝林一枝》等;畫冊有《黃苗子與郁風》夫婦畫集等;書法有《黃苗子書法選》、《中國書法精品選——黃苗子》等。還出版過多種散文集及詩集。
黃苗子的書畫,曾在中國北京、上海、杭州、廣州、臺北、香港等地舉行展覽,并曾在日本東京、大阪,韓國漢城、泉州,德國科隆以及倫敦、紐約等地展出。其作品曾被倫敦大英博物館、德國科隆東方美術博物館等公私藏家收藏。
黃苗子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共三屆),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全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全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等職務。1992年以后,曾任澳洲昆士蘭格里菲斯(G... |
|
 |
|
黑子
|
黃選民(黑子),漢族,男,1956年出生于紅軍四渡赤水的四川省古藺縣赤水河畔,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重慶創作中心特約書法家、重慶印社一級書法家。其作品先后獲首屆中國“和”文化書畫大賽金獎、“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書畫篆刻大獎賽”金獎。
黑子自幼秉承家風,習書畫、詩詞。書法師從二王、懷素及顏趙,后專攻毛澤東詩詞及毛體書法藝術,尤以毛體著稱。黑子臨寫、創作的大量毛澤東詩詞書法作品,被海內外友人收藏。繪畫以傳統入手,上溯晉唐、宋元并融入西方近代美學。雕塑作品中大型巨制“大禹治水”被重慶湖廣會館展陳,在四川、重慶和西南其他省市創作有大型浮雕及群雕作品。被人們稱為書法、繪畫、雕塑為一體的三棲藝術家。 |
|
 |
|
崔自默
|
崔自默,另署崔祝語,室名柷敔堂、信芳樓、默藝空間、默畫堂等。1967年生于河北省深澤縣。理工科學士、碩士,藝術史學博士,師從范曾教授。主要從事學術學、美學以及文化產業和交叉學科的研究,主張“藝術研究科學化”,提出“藝術之精神、科學之思想”的文化價值取向。理論聯系實踐,藝術創作包括書法、篆刻、國畫、油畫、瓷器、雕塑、裝置、漫畫、攝影以及寓言、詩歌、散文、隨筆等,先后在各類報刊和網絡發表大量文字及視覺作品。當代“新國學”運動主要倡導者之一,提出“新國學、新文化、新生活”,指出“有用的文化”、“誠虛凈‘三心合一’”思想,藝術創作主張“積極而健康的藝術”、“走近大眾”。提出“南墻北調工程”、“一口井理論”等文化產業理念。美學研究提出“數理邏輯美學體系”和“社會心理美學體系”以及“藝術實現主義”、“心裁畫派”、“草稿畫派”、“動感畫派”等風格概念。提出文藝批評的“大師標準”、文藝理論的“相對說”、“意思說”、“同情心說”等以及藝術市場的“價格決定價值論”、“心鑒說”等。提出“SYS”口號,主張“慢步主義”(Sysism)。藝術作品先后在法國、英國、加拿大、美國、日本、... |
|
 |
|
邊兆芳
|
邊兆芳,女,筆名邊疆,陜西榆林人,學歷本科。現任榆林市政協常委,榆林市政協綜合業務處副處長。陜西省書法協會會員,陜西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黃土地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特邀書畫師,中國毛澤東詩詞書畫藝術國際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會員,陜西省政協聯誼會會員。
邊兆芳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各類書畫大賽中獲獎。其作品收錄在《三秦企盼》、《中國英才》、《中國書法家》、《中國百名杰出書法家赴韓作品展》、《政協委員風采錄》等40多部典籍、畫冊中。1996年9月特邀赴北京參加中國藝術研究會,作品被中國美院收藏;2004年5月應中國書法研究院特邀赴韓國參加由中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三國四方聯合舉辦的國際書法研討會及書畫展,并獲國際美術協會大會獎;2005年書法作品獲陜西省第四屆書畫藝術一等獎;同年獲第九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國際金獎。2007年在首屆“中國女杰”評選活動中榮獲金獎;200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英模”,同時被特授予“優秀書法藝術家”稱號。作品多次到新加坡、日本、韓國、臺灣等地巡回展出。潛心創作的2008首唐詩宋詞和歷代名言佳句書法巨幅長卷1500... |
|
 |
|
張道興
|
張道興,海軍政治部創作室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第三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藝術委員會委員,書法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友聯畫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中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創作院創作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院部委員,西泠印社社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多次擔任全國、全軍美展評委。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畫,并且特別愛畫。擅中國畫、書法及篆刻。[1][2]創作繼承傳統,力求創新。畫風自然古樸,巧拙相間,嫻雅含蓄。
1935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滄縣。
1992年批準享受國家政府津貼。
1950年于三野特縱特科學校參軍。
1962年任軍委炮兵政治部文化部文化干事、創作員。
1962年以來,美術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全國書展,并多次獲獎或為國家收藏。其中國畫作品參加全國第四至十屆美展、中國畫展、中國畫人物畫展,參加紀念香港回歸中國... |
|
 |
|
錢邵武
|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導、學術委員會常設小組成員、首都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委員會會長、中國城雕全國藝委會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家教委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顧問。
錢紹武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多才多藝的富于創造性的藝術家。他既有國學根基,又有西學修養,并得俄羅斯藝術之真傳。他在藝術理論方面有獨到見解;在雕塑、書法、素描等領域均有杰出創造。他的雕塑作品大氣磅礴,沉雄渾厚,詩意盎然,內涵深邃;他的素描、速寫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他的充滿激情的有學養的"錢體"書法極有個性風采、別具一格,受到學界的高度評價。
錢紹武1928年4月生于江蘇無錫赫赫有名的錢家大院。他的前輩:錢穆、錢基博、錢偉長、錢鐘書,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早已高懸于中國文化與科技發展史的浩瀚星空。其父錢學熙是北京大學外語教授,英國文學專家 。而作為錢家的晚輩 ,錢紹武卻是這個“名門望族”中唯一的藝術家。
|
|
 |
|
王耀國
|
王耀國藝術簡介
王耀國,韶嬗齋主,玄音客人。一九五五年生于山東泗水。自幼酷愛藝術,尤對書法、音樂情有獨鐘。一九八九年,畢業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一級美術師。現為北京一得閣藝術館簽約書畫家,中國美術家網特邀書畫家,中國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書協山東分會會員,北京北普陀書畫院副院長。多年習書,臨池不輟,追蹤魏晉,取法鐘王,后逮孫過庭,黃庭堅,王鐸等諸家。作品力求體現帖派之美,點畫勁挺凝練,爽朗有神,用筆瀟散潤致生動自然。傳統功力深厚,在作品中充分展現在技巧上駕御傳統的能力。近年來潛心學習和研究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書法,更是廢寢忘食,陶醉其間,心摹手臨,獨悟天機,取其精華,自稱妙趣。功底日厚,面目日新,形神兼備,揮灑自如。把毛體書法表現的淋漓盡致。毛新宇將軍對其作品大加贊賞。曾多次參加省市及全國書法大展并獲獎。二零零八年獲和諧中華迎奧運全國美術書法攝影大展書法金獎。入編《世界華人書法篆刻名家大辭典》,《中國百位書畫家精品集》,《中國書畫研究》,《中華人物》,《盛世收藏》,【紅旗雜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