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TTL測光?相機有哪些測光方式?
-
TTL是英文“Through The Lens”的縮寫,即是通過鏡頭的意思。相機的TTL測光功能,是指根據通過單鏡頭反光相機攝鏡頭后的光束測光,并由所測定結果來自動確定曝光。同樣都是TTL測光,由于測光元件在照相機內所放置的位置不同,測光方式也就產生很大差別。
測光方式大致分為分區綜合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和局部測光三種。分區綜合測光方式在使用時可不必小心謹慎,只憑照相機測光就可以。但是,在被攝景物內有很大的明暗差別時,如逆光人像等,分區綜合測光就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局部測光方式,必須注意要測光的是被攝景物的哪一部分,并且總是有意識地對準該部分。為了防止測出最亮或最暗部分,要適當移動相機,因此不能同時決定測光和構圖的情況時常發生。中央重點測光方式不具有上述兩者中間的性質,是以畫面中央區域為主(權重較大)為主
[詳細...]
- 了解內測光原理 教你如何正確進行測光
-
現代的新型相機,尤其是35mm的各種相機本身都有測光系統,可以給使用者提供很大的方便。傳統相機是將圖像記錄在膠卷上的,而每種膠卷的感光度都是一個恒定值,例如ISO100或者ISO400等等。要使膠卷正確感光,就要控制鏡頭的進光量。控制手段就是調整光圈和快門,從而達到最合適的進光量,得以讓膠卷正確感光。
內測光的產生
過去的相機都沒有測光系統,需要攝影師根據對拍攝現場光線的估計,來選擇光圈系數和快門開啟時間。這種方法需要攝影師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根據不同的光線。
合適的曝光參數——不同的光圈和快門的組合。而且還要事先想到,是根據景深范圍先選擇光圈,還是根據被攝體的運動狀態,先選擇快門,操作起來是比較麻煩的。單憑人的眼睛來估計曝光參數,誤差可能是很大的。再者自然界的光線往往變
[詳細...]
- 什么是B門和T門?如何應用長時間曝光?
-
相機的“B門”和“T門”是一種能夠進行長時間曝光的功能,利用該功能夠獲得長達幾秒、幾分鐘甚至幾小時的曝光,是天體攝影、煙花夜景拍攝必備的一種快門功能。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數碼相機只有B門,沒有T門,而有些小型輕便數碼相機則B門和T門功能都不具備。
利用長時間曝光功能拍攝的煙花照片
所謂B門(BuLb),也稱為手控快門,是指按下快門時,快門打開,開始曝光,松開快門,快門關閉即停止曝光。也就是說,B門是由快門按下時間的長短來決定每一次曝光時間的,無需設定曝光時間,可以自由控制。B門的名稱取自英語的“球”(bulb),它起源于舊時照相館攝影師開啟快門時所擠捏的橡皮球。這種橡皮球快門釋放裝置沿用至今,目前仍可以在很多現代照相館的照相機
[詳細...]
- 什么是后簾閃光同步?能取得什么效果?
-
一般的135單反相機的快門都有兩個快門簾幕,前簾幕(也稱為第一快門簾幕)和前簾幕(也稱為第二快門簾幕)。每次按下快門的基本工作程序為∶按下快門--> 前簾開放--> 感光元件(或膠片)感光--> 后簾關閉。
目前,普通數碼單反相機的快門速度為30~1/4000秒,如尼康D80、佳能400D等,準專業以上級相機可以最高達到/8000秒,如尼康D200、佳能5D等,美能達專業膠片相機α-9甚至達到了1/12000秒。 美術高考
后簾同步和后簾同步的區別和特點:
為了說明后簾同步的含義,首先需要說明一下前簾同步、后簾同步的區別。
前簾同步:在按下快門、前簾幕開放之后的那一瞬間,閃光燈發光。
后簾同步:在后簾幕關閉之前的一瞬間,閃光燈發光。
[詳細...]
- 什么是全幅單反?全幅單反有何優勢?
-
什么是全幅單反相機?
大家都知道,使用相機攝影都得要有記錄影像的感光材料,傳統相機的感光材料是膠片,數碼相機的感光材料是感光元件(CCD或COMS),感光器面積的大小與35mm膠片面積相比,如果接近或相等,就是全幅規格,采用該規格尺寸的單反相機就是全幅單反相機。
舉個例子:傳統135相機底片尺寸為36×24mm,佳能EOS-5D數碼單反機采用的CMOS尺寸為35.8×23.9mm,接近36×24mm的尺寸。所以,佳能EOS-5D就屬于全幅數碼單反機。全幅單反機的感光器面積由于與35mm膠片相等或相近,因此所配置的各種鏡頭的焦距也和傳統相機一樣。 美術高考
基于現有的制造技術和工藝水平,大尺寸全幅感光元件制造困難,價格昂貴,因此目前大多數數碼相機采用的感光元件
[詳細...]
- 什么是光圈?談光圈的作用和表示方法
-
什么是光圈?
光圈又稱孔徑光闌,是鏡頭中的重要機械裝置,它的作用是通過改變光學鏡頭的有效孔徑,控制光線通過鏡頭的能力,從而使感光元件或膠片得到準確的曝光,并且能夠控制景深,或調整鏡頭的成像品質。孔徑光闌都是位于鏡頭內部,通常由多片可活動的金屬葉片(稱為光闌葉片)組成,可以進行無級數的調整。光圈機構可以由機械或者電動、電磁裝置驅動,也可以手動調節。
光圈的位置
由于不同鏡頭的光闌位置不同,由此焦距不同,入射瞳直徑也不相同,用孔徑來描述鏡頭的通光能力,無法實現不同鏡頭的比較。為了方便在實際攝影中計算曝光量和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不同鏡頭孔徑光闌的實際作用,采用了“相對孔徑”的概念。
相對孔徑 = [鏡頭焦距] / [入射瞳直徑] = f/d
通常表示相對孔徑的方法是
[詳細...]
- 愛好者晉級必修!玩轉閃光燈基礎常識
-
閃光燈的型號、種類較多,但主要分有三類
手控閃光燈:是外接閃光燈的基本類型,操作時需要根據閃光燈的指數和被攝體的距離手動設定光圈的大小,以獲得正確的曝光。 美術高考
自動閃光燈:通常是在閃光燈內部裝有光敏元件,用以測量反射回來的光量。這種閃光方式只適用于相機的手動曝光和光圈優先,而且在光圈選擇上會受到一定限制。
TTL自動閃光燈:TTL自動閃光是一種準確性較高的自動閃光功能,它的光敏元件在相機機身內部。早期的TTL閃光燈是測量快門開啟時通過鏡頭到達膠片上的反光為依據,并以此來自動提供相對應的閃光強度。但是,由于不同類型膠片的反光率不同,所以早期TTL自動閃光的精確度會有一定的誤差。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多數相機的TTL控制閃光功能有了較大的改善,例如尼康自F90開始便改用測量特殊快門簾幕上的反光了,而佳能則將測光
[詳細...]
- 不可缺少的部件!漫談光圈的作用和發展
-
現代照相機都有光圈,主要用于控制成像光束的孔徑大小。光圈一般安裝在鏡頭中成像光束直徑較小的位置,并通過其孔徑的變化決定鏡頭的通光量。光圈的孔徑越大,進入像場(膠片平面)的光線就越多,像場的照度就越大;反之進入像場的光線會減少,像場照度降低。所以光圈主要的作用是配合快門控制膠片的曝光量。同時,光圈的大小也決定了景深的變化,光圈越小則景深越大。
此外,光圈還對成像質量有一定影響。適當收小光圈可以提高影像的分辨率和邊緣像場像質,這是由于減小了球差與彗差對成像的影響。但光圈過小時也會由于衍射而影響像質,所以每個鏡頭一般都有成像較佳的幾擋光圈值。 內容來自 美術高考
在照相機發展的歷程中,出現過多種形式的光圈。某些簡易照相機上有一種固定大小的光圈,這種光圈不能改變,如一次性膠卷照相機。還有一種光圈是一個或數個打有不
[詳細...]
- 什么是旁軸相機?與單反相機有何區別?
-
什么是旁軸相機?
旁軸相機,也稱為旁軸取景式相機,由于取景光軸位于攝影鏡頭光軸旁邊,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軸”相機。在整個照相機技術發展過程中,這種相機的品類是最為繁多的一種,結構上亦大相徑庭,因此也最具文化特色。從出類拔萃的徠卡產品,到著名的祿萊雙反,再到世界第一臺旁軸數碼相機愛普生R-D1等,都是旁軸相機的成員,所以,旁軸相機無疑是相機發展的重要組成。
旁軸相機是在單反取景系統出來之前使用比較廣泛的相機,其取景器也是由早期平視取景器(或則叫光學取景器,也就是傻瓜機上用的取景器)改進來的。旁軸相機的取景方式和單反相機不一樣,不是通過鏡頭取景,而是通過獨立取景器取景,所以近距離時取景會存在一定視差(高級旁軸有視察補償機構)。
[詳細...]
- 鏡頭標識名詞解釋:蔡司鏡頭及卡口命名
-
卡爾·蔡司是德國一家以生產鏡頭和膠卷相機等光學制品聞名于世、擁有150年以上歷史的國際化大企業。蔡司公司在鏡頭制造史上的光輝歷程始于1890年由這個公司的工程師所發明的消像散正光攝影鏡頭(Anastigmat)。同年,普路塔(Protar)鏡頭問世;1896年,普蘭納(Planar)鏡頭發表,奠定了卡爾蔡司在色差糾正技術上的權威地位。1902年,蔡司廠又設計出1:6.3的天塞(Tessar)鏡頭,這款鏡頭明快銳利,成像質量相當不俗。
蔡司鏡頭的命名
蔡司也有不少為徠卡M卡口設計的鏡頭,基本上ZEISS多半使用鏡頭設計配方來為鏡頭命名(偶有例外),這種命名法的優點是容易理解,缺點則是一旦脫離命名原則便不容易了解其本質。
PROTAR:
Paul Rodulph為ZEISS設計的
[詳細...]
- 鏡頭標識名詞解釋:徠卡LEICA鏡頭篇
-
幾十年以來,徠卡相機鏡頭品質一直受到廣大專業攝影師和愛好者的交口稱贊,無論是早期的螺紋式以及現今的M與R系列鏡頭,款款都很過硬。不過對于很多第一次接觸徠卡鏡頭的朋友來說,其稀奇古怪的英文命名會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徠卡鏡頭的標識含義。
徠卡公司從1954年發表Leica-M卡口以及推出相機徠卡M3以來,共推出幾十款M卡口鏡頭.與一般日產鏡頭不同,它們都各自不同的稱呼;但也與依照鏡頭結構而命名的蔡斯鏡頭不同。徠卡鏡頭的命名基本上代表了鏡頭的最大光圈的含義。比如:
開放光圈為f/1.4的Summilux
開放光圈為f/2.0的Summicron
開放光圈為f/2.8的Elmarit
徠卡鏡頭的命名
Noctilut
這是徠卡公司所制作最大光圈的鏡頭。
[詳細...]
- 什么是APS系統?APS-C畫幅的產生背景
-
目前,數碼單反相機的感光元件很多都是采用的“APS-C”規格。那么,究竟APS-C究竟是什么意思?
還得先從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誕生135膠卷談起。那時候,德國研制出拍攝35mm(36mm×24mm)電影膠片的徠卡趙相機后,35毫米膠卷又叫“徠卡卷”,后來世界各廠生產用于拍攝35毫米膠片的照相機越來越多,“徠卡卷”這個名稱已不能適應了,于是就按膠卷的寬度改為“35毫米膠片”。直到五十年代之后,為了區分35毫米電影膠片和照相機用的35毫米散裝膠卷,在膠卷盒上印有135的代號。后來大家就公認把35mm膠卷稱為135膠卷,把用135膠卷的相機稱為135相機。
APS系統的產生
1996年由富士膠片、柯達
[詳細...]
- 什么是影像處理器?對成像有什么作用?
-
什么是影像處理器?
數碼相機之所有能夠成像,除了鏡頭和感光元件之外,還有一個核心部件至關重要,那就是影像處理器。如果我們把鏡頭比作眼睛中的晶狀體,把感光器比作眼睛中的視網膜,那么影像處理器就可以看作是大腦。鏡頭用來采集光線,感光器把采集到的光線轉化成數字信號,而影像處理器則把這些數字信號加以處理,最終轉化成圖像。 meishu100.com
佳能EOS-1D Mark III搭載的雙核“DIGIC III”數字影像處理器
所謂影像處理器,就是固化到數碼相機主機板的一個大型的集成電路芯片,主要功能是在成像過程中對CCD(或CMOS)蓄積下的電荷信息進行處理,用于完成數碼圖像的壓縮、顯示和存儲。它在數碼相機的整個工作流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相當于數碼相機的大腦。
影像處
[詳細...]
- 中國近代攝影新聞的興起
-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開端,那年攝影術剛剛誕生不到一周年。1839年8月19日法國科學院宣布,L·達蓋爾銀版攝影術誕生。攝影影像的產生,對法國,進而對世界整個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帶來了巨大影響。攝影影像使人們擺脫了唯有通過主觀繪畫獲取圖像的方式,并給人以真實和可信的感覺,由此激發了人們以攝影影像傳播真實信息的欲望。這個愿望隨著攝影技術、印刷技術和業的進一步發展而日臻完善,并催生了一個新型領域——攝影新聞。攝影新聞在近代中國究竟起于何時?它的出現對于中國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本文擬就此做一些探討。 中國近代攝影術的引入與發展 關于攝影術首傳進入中國的具體時間,據胡志川先生等考證:最早的記載是在1844年,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在給皇帝的奏折中提到他把“小照”分
[詳細...]
- 關于圖像分辨率的詳細介紹
-
一、分辨率的概念圖象分辨率 圖象分辨率(Image Resolution):指圖象中存儲的信息量。這種分辨率有多種衡量方法,典型的是以每英寸的像素數(PPI)來衡量。圖象分辨率和圖象尺寸的值一起決定文件的大小及輸出質量,該值越大圖形文件所占用的磁盤空間也就越多。圖象分辨率以比例關系影響著文件的大小,即文件大小與其圖象分辨率的平方成正比。如果保持圖象尺寸不變,將圖象分辨率提高一倍,則其文件大小增大為原來的四倍。
掃描分辨率
掃描分辨率:指在掃描一幅圖象之前所設定的分辨率,它將影響所生成的圖象文件的質量和使用性能,它決定圖象將以何種方式顯示或打印。如果掃描圖象用于640×480像素的屏幕顯示,則掃描分辨率不必大于一般顯示器屏幕的設備分辨率,即一般不超過120DPI。但大多數情況下,掃描圖象是為了在高分辨率的設備中輸出。
[詳細...]
- 時尚雜志學人像攝影的姿勢
-
對業務愛好者來說,很難有專業模特讓我們擺布,燈光、化妝、服飾對我們來說,簡直是隔行如隔山。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通過學習大師的人像攝影,來學習人像攝影的機位、姿勢,從而能指導(所謂的指導)業務模特,擺好造型,拍出讓自己和模特滿意的照片。
從簡單的造型要點講起:平時拍得最多的是正面人像造型,對于這種照片要點就是避免造型太過單調,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S型(正s或者反s)來改善方法, 要點是肩膀不要水平,腰部要有曲線。但要注意重心要穩。初學者容易出現C,導致Mt重心不穩。
肩膀的傾斜并不是兩個肩膀不再同一個水平線的概念,或者說就是簡單的身體傾斜。我的理解是應該是通過兩個肩骨分別向相反方向如火車輪般前后上下的轉動,產生高低的視覺,這種扭曲更加有立體感。
當然當Mt的氣質、服飾、眼神、色彩非常突出的時候,四平八穩的造型同樣有
[詳細...]
- 什么是生態攝影?
-
如何才能拍攝到更精彩的動物照片?如何才能從一個入門的動物攝影愛好者提高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動物攝影師?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升級你的攝影器材和提高你的拍攝技術,而是改進你的攝影觀念!改進觀念的目標有兩個:讓自己更明白——“我為什么攝影?”;搞得更清楚——“什么樣的作品才是優秀的、有價值的?”。
我覺得,在動物攝影領域,目前改進觀念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把你喜愛的“動物攝影”升級為“生態攝影”。那到底它們有什么區別呢?到底什么是“生態攝影”呢?在這一點上,臺灣荒野保護協會的創會理事長、資深的自然攝影師徐仁修先生思考和總結得非常好,在這里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他的生態攝影理論,相信一定會對鐘愛自
[詳細...]
- 淺談攝影作品欣賞
-
許多攝影愛好者在剛剛踏上攝影之路時,面對眾多優秀的攝影作品時,不是很清楚如何欣賞它,往往會忽略了作品中隱含的其他內容,學會欣賞是一個攝影者必修的基本功之一,只有學會欣賞才能從別人的作品中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今天在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經驗、看法,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教。
攝影是一個還原現實事物、景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講究攝影器材、技法外,更要求攝影者瞬間的感覺。當我們面對不同種類的攝影作品時,該用什么樣的眼光去看待、評價?對于現在絕大多數作品都從不同的角度去表現自然、社會、藝術的美,這樣的作品不僅能給我們帶來視覺和精神上的享受,更能帶給我們對于生活的激情。當然也有一部分如抓拍、紀實類的作品對于構圖、光線、角度不做苛刻的要求。面對不同題材、風格的的攝影作品時,我們應該以怎樣的一種心態去欣賞它?
由于攝影藝術區別于其他藝術有它
[詳細...]
- 12條經典攝影技巧
-
攝影是一門技術,同樣也是經驗的積累。下面是無數攝影師的經驗匯聚而成的12條最經典、實用的攝影技巧Tips,將其熟記于心,將幫助你應對很多難以掌控的拍攝場景。
1.Sunny 16 Rule (陽光十六法則)
“Sunny 16 Rule”是在沒有測光表時,正確估算日光下曝光數值的方法,所以這條法則只有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合使用。將光圈設為F/16,快門與ISO同步,或者略快。如,ISO設為100時,快門應該設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據這個法則,在海灘上攝影時,應該使用F/22光圈,在多云時應使用 F/11光圈。
2.Moony 11,8, and 5.6 Rules (月光11,8和5.6法則)
如果你想拍攝月亮,那么這里有一條很好的法則。快門與ISO同步的時候,拍攝滿月用F/
[詳細...]
- 拍照片為什么會虛噪點為什么會大
-
關于拍照片為什么會虛 噪點為什么會大
很多用小dc或者用單反的人總會抱怨
為什么我的照片總是會虛 噪點為什么那么大?
這不單單 是一個防抖鏡頭能解決的問題
我們需要從一張照片的光圈和快門的曝光組合說起.
簡單的說 把一張照片拍的清晰 明亮 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曝光準確
(因為同一個場景為了不同的需要 會產生無數種曝光組合)
需要由你能控制的 光圈值 快門值 決定
光圈值就是鏡頭的通光口徑數值
同時 光圈也決定景深
景深就是 被攝景物距離相機最近距離到最遠都清晰的距離
快門值就是相機快門一張一合的時間
這樣的解釋 大家應該能夠很容易明白了
然后再舉例子 簡單的乘法問題. a*b=c
a是光圈 b是快門 c是最后的曝光值
比如c=12
[詳細...]
- 數碼相機使用經驗
-
不經意間,數碼相機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日益被廣大消費者接受。當您走在大街上或觀看大型體育比賽、文藝表演時,都不難發現手持數碼相機的人們。
但是,大部分消費者對這些精心包裝的數碼相機的新型號、新產品依然缺乏了解。而且數碼相機的選購、使用、維護保養涉及許多方面的知識,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數碼相機還是一種神秘而高端的產品。因此,筆者將有關數碼相機的選購、使用、維護保養等方面的經驗與心得整理出來與您分享,讓您對數碼相機有一番全面的了解。
使用經驗
1.三大數碼照片格式
數碼相機三大存儲格式就是RAW、TIFF和JPEG,了解這三種格式的特點您才能夠在拍攝時正確地選擇存儲格式。
首先是高級數碼相機支持的RAW圖像格式,這是一種將數碼相機感光元件成像后的圖像數據直接存儲的格式,不經過壓縮也不會損傷數碼照片的質
[詳細...]
- 攝影中的側光處理
-
人們一般照相時喜歡把人物安排在陽光正對的一面, 這叫順光攝影。順光拍攝也是攝影藝術創作中所忌諱的,因為順光拍攝的人物臉部光線是平均的,不易表現人物臉 部的輪廓和個性,看起來好象是大平臉,漂亮的鼻子也反映不出來。而側光是藝術攝影創作所多采用的手法,側光 能利用人物臉部或身上凸起的部位遮擋直射光線而形成陰影,表現出人物的輪廓構成明暗對比,有這些反差的存在 看起來就生動活潑了,富有強烈的藝術魅力,使用的分辨率越高所能拍攝的張數自然也就越少。另外,由于處理的時間長,在抓拍時使用過高的分辨率將有可能錯過精彩的鏡頭。
即使您不在意存儲空間的浪費和處理時間的增加,分辨率的選擇也應當以夠用為限,否則當您做后期處理時,您會發現,用較高分辨率拍攝的圖像利用軟件縮小成低分辨率,與用較低分辨率直接拍攝的圖像視覺效果幾乎相同,而且后者的圖像銳度似乎還會更好一些。
[詳細...]
- 實例談柔焦攝影技法
-
在拍攝時采用柔焦鏡頭,或在鏡頭前面加柔焦濾鏡等,可以使影像收到細膩柔和效果的攝影稱柔焦攝影。
一般攝影鏡頭在設計上,往往會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力求解決像差、色差等問題,以保證能有一個清晰銳利的成像。但為了追求特殊的柔焦效果,創作出一種柔美的畫面氣氛,為此有專門設計的柔焦鏡頭。如柔焦人像鏡頭,就是在設計時有意識地增加某些像差的殘留值,可使影像既清晰又柔和,以便掩蓋人物的面部缺陷,同時還能增加照片的藝術效果。
追求柔焦效果,除了使用柔焦鏡頭外,還有兩種常用方法:一是在拍攝時在鏡頭前面加柔焦濾鏡或薄紗。二是在放大照片時在放大機鏡頭前面加柔焦濾鏡或薄紗。
使用哪一種方法,可以根據攝影師的愛好和經驗而定。一般使用專用的柔焦鏡頭,不論是畫面的柔美效果,還是色彩的還原都會比較出色一些。但柔焦鏡頭的價格比較高,可用的光圈值和焦點距離也有限,一
[詳細...]
- 十佳技巧:在室外使用閃光燈
-
強烈的陽光會在照片上產生討厭的深色臉部陰影。 您可以使用閃光燈照亮臉部,消除陰影。
在晴朗的天氣拍攝人物照片時,可打開閃光燈。 您可以選擇使用補光閃光模式或完全閃光模式。 如果人物在五英尺內,可使用充分閃光模式,在五英尺外,則需要使用完全閃光模式。 使用數碼相機時,通過照片顯示面板觀察效果。
在陰天,如果相機有充分閃光模式,則可使用該模式。 閃光可照亮人物的臉部,使其影相突出。 也可以不使用閃光燈拍攝照片,有時陰暗天氣的柔光會產生令人愉悅的效果。
[詳細...]
- 從頭起步,學攝影!
-
買啥相機
相機按操作方式分有手動相機和自動相機兩類。
1、手動相機的特點:手動對焦、手動測光,依拍攝主體、背景明暗(黑、白、18%灰)手動調整補償,即使沒電了也能靠手動完成拍攝。故障率低,但機動性不足。
2、自動相機的特點:曝光與對焦由相機自動計算與調整,視需要亦可改為手動模式,機動性強,易操作,但故障率相對較高。為避免電力耗盡影響拍攝,需準備備用電池。
配啥鏡頭
可分定焦與變焦鏡頭。相同焦距鏡頭,最大光圈越大,口徑也越大,且價格越高。
1、微距Micro:用于局部特寫,近距離大倍率拍攝,可在生態、昆蟲等專業領域 使用。
2、廣角鏡頭17—35mm:強調空間廣闊感,前景夸張、景深長,適合抓拍題材。
3、標準鏡頭35—70mm
[詳細...]
- 八個拍好數碼相片的笨辦法
-
現在的數碼相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有些功能甚至是專業級光學相機都不具備的,譬如說白平衡調節、包圍式攝影、場景模式攝影、多點區域評價測光、多點對焦及偏移對焦等等,而且自動曝光功能也越來越強大和完善,所以從道理上推論,似乎用數碼相機拍出好照片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容易。
要想拍出更多一點好相片,尤其是在惡劣環境條件下拍出好相片,這有賴于你對你的攝影器材的熟悉和深刻了解,能做到揚其長而避其短,還需要有點攝影基礎知識和美學修養,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有經驗的長期積累,功到才會自然成,所以并非唾手可得的易事。我在數碼攝影方面還是個新兵,經驗不多,碰的釘子卻不少,拍得滿意點的相片往往百不得一,認真回憶體會一下,也還能總結出一點東西來。下面一些“笨招”對于還在摸索經驗的影友也許有點參考價值。這些笨招是:
[詳細...]
- 優秀照片的秘密
-
從對攝影事業的態度來看,我主張把攝影家分成基本不同的兩類:技術攝影家和主題攝影家。前一部分人迷戀于相機、鏡頭和復雜而又神秘的技術問題。他們的行動使人覺得相機好象是一種可愛的玩物,而不是拍照的工具。他們擁有最好的器材,并不斷追求新型號。他們象一本攝影百科全書一樣,引為自豪的是能把35毫米的底片放大成16 X20英寸的無顆粒照片,對各種相機系列的優點無所不知。但是他們卻難得拍出有價值的照片來,因為他們把全部興趣集中在拍照的手段(器材)上,而不在目的(照片)上。
那些興趣在于作品,更準確地說,興趣在于拍攝主題的攝影家,態度恰恰相反。他不象技術攝影家那樣迷戀于零件和技巧,而是熱衷于人物、街景、城市、風光、自然題材、現代建筑、古羅馬的遺跡、體育比賽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種場景。他對自己的拍攝目標極感興趣,因而想把它以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從而
[詳細...]
- 特寫之美
-
我們在影視藝術的審美過程中,有一種不可忽視的現象,那就是特寫鏡頭具有超常規的視覺沖擊力。
在觀賞一部影片之后,除動人的情節外,優秀的特寫鏡頭,往往會打開你審美記憶的窗欞,在你的腦海中映像。在一個攝影藝術展覽中,能表現攝影家嶄新審美意象的特寫,也往往獨具視覺吸引力,人們總愛在它的面前駐足留連。在一本精美的畫冊中,那些扣人心弦的特寫鏡頭,也常使人們愛不釋手,反復觀賞。所謂特寫鏡頭,《辭海》是這樣界定的:“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一個局部,一件物品或物
品的一個細部的鏡頭,通常稱特寫鏡頭。”(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版)在攝影藝術造型的審美創造中,特寫鏡頭具有自身獨特的美感效應。歸納起來有四條:
一、特寫的審美表現力
特寫鏡頭,善于把審美客體--被攝對象的局部形象集中、突出,清晰、強烈地表
[詳細...]
- DC完全了解---88條名詞解釋
-
1.ae鎖
ae是automatic exposure自動曝光控制裝置的縮寫,ae鎖就是鎖定于某一ae設置,用于自動曝光時人為控制曝光量,保證主體曝光正常。
使用ae鎖有幾點需要注意:1、手動方式或自拍時不能使用自動曝光(ae)鎖。 2、按下自動曝光(ae)鎖之后不要再調節光圈大小。 3、用閃光燈攝影時不要使用(ae)鎖。
2.ccd
中文譯為"電子耦合組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它就像傳統相機的底片一樣,是感應光線的電路裝置,你可以將它想象成一顆顆微小的感應粒子,鋪滿在光學鏡頭后方,當光線與圖像從鏡頭透過、投射到ccd表面時,ccd就會產生電流,將感應到的內容轉換成數碼資料儲存起來。ccd像素數目越多、單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圖像就會越清晰。因此,盡管c
[詳細...]
- 培養你的眼力
-
觀察力
初學攝影時,當你一拿到,你會覺得周圍的一切景物都是那么美好,你會噼里啪啦地按一通快門,想把一切都拍下來。當照片洗出來后,你會感到自己所拍的東西都差不多,有的平淡無奇,有的雜亂無章,于是當你再次面對這些景物時,就有些有些猶豫不決,你似乎挑選不出令人滿意的鏡頭。可是,你看到那些攝影師拍的一些優秀作品時,你又感到驚奇,這些鏡頭你都曾見到過,甚至有些作品就是在你身邊拍攝的。“為什么我就拍不出來呢?”最后你也許會感嘆:“唉!畢竟人家是攝影家!”
其實很多攝影家也好似這樣走過來的。攝影家不僅需要純熟的攝影技巧,更重要的是應具有令人信服的眼力。雖然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現實世界里,但由于不同的生活經歷、職業、環境及文化差異,每個人觀察事物的角度和特點都各不相同,也就是說每個人在觀察事物的
[詳細...]
|
-
-
-
-
-
|